京哈高速公路冀辽界至盘锦段(G1)改扩建工程(以下简称改扩建工程)是省委、省政府推动实施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是国家高速公路网“五纵七横”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全国第一条200公里以上的10车道扩容改造高速公路,“边施工、边保通”的组织模式施工难度前所未有,通行保畅任务尤为繁重。运营公司坚决贯彻落实交投集团的决策部署,以超常规手段、创造性方法,全力以赴做好路面保通养护工作,基本实现“始终保持基本路况,确保路桥安全畅通,不发生因养护不及时引发交通安全责任事故”的目标。
一、加强施工组织管理,高效推进项目建设
一是将路面坑槽修补和规模化维修进行捆绑招标,将“小修快补+专项维修”相结合,采取动态设计和单价敞口合同模式,病害维修工程量和总造价不设上限,加强养护资金、政策和管理协调等方面的保障。二是配备四支省内优秀的专业养护队伍随时应对不断新增的道路病害,引入专业监理机构加强质量和安全监管,并成立专职项目指挥部进行管理,确保维修队伍专业化和维修资金充足。
二、科学实施“错峰养护”,合理安排养护作业计划
一是牢牢把握东北地区气候特点,抢抓冬春季节涉路施工较少的“空窗期”,全天候不间断开展养护维修,大幅减少坑槽存量、遏制增量。二是将每日养护作业时间提前,做到“天亮就上道、车多即收工”,争取在中午车辆高峰期之前完成养护作业,避开车流高峰期,减少因涉路施工导致的交通拥堵。三是探索新型养护工艺,以“小修快补”方式尽可能压缩每日施工时间,提高施工效率。
三、创新管理手段,破解施工与保畅管理难题
一是编制实施《沈山高速公路病害快速处置技术指南》,加强病害维修工艺控制,在提高施工效率、压缩施工时间的同时,进一步保证病害维修质量,延长使用寿命。二是面对夏季车流量激增,轻微异常事件便能导致拥堵情况发生的现实问题,运营公司与省交管部门研究、论证,形成了断流集中养护的施工组织方案。于7月17日和7月26日选择流量最低的夜间时段,对北京方向改扩建段创新开展了两次夜间集中养护施工,有效缓解了因施工封闭导致通行不畅的问题。
截至8月20日,累计完成投资 5689.79 万元,实施坑槽修补2250处、2.94万平方米;桥面水泥铺装维修 1278处、626.171 立方米;规模化路面维修28.61万平方米;使用坑槽应急填补冷补料 1224 吨。微表处维修1.19万平方米。